前言
随着科技的发展,生产设备日益更新,高技术水平的设备已为许多钢企带来生产节奏与效率的改革;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各家企业对产品的关注从「有」产量,转变成「优」良品:更加重视钢品质量、客户交期要求,及对生产成本的管控能力等。下列将以生产排程的需求评估、实施难点、及智能方案三个主题,分别说明钢企在钢厂生产智能排程的发展。
钢厂生产排程角色的演变
在以普钢为主、规格单纯的钢厂,只需在建厂期间做好铁水、炼钢、轧钢的产线平衡,投产后生产计划可以由销售部门主导,推动顺利生产。
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、及高品钢的需求增加,「以销定产」的主动权往前推至客户。客户对钢品的规格、尺寸、包装、质量、交期的要求日趋严格,倒逼企业必须改从生产供应面建立一套更复杂的生产排程机制,在生产计划处、各车间投入大量的排程人员,才能缓解各项生产瓶颈,完成对产量、交期、成本的平衡,并因应各项销售插单、设备停机、质量异况提出快速的排程决策。生产计划与排程的高效运作己成为钢厂争取客户、提高产值、降低成本的决战因素。
钢厂生产排程需求的自我评估
生产排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平衡各项条件与目标下,消除生产瓶颈。钢企可从下列图卡叙述,评估是否需要高效的生产排程作业:

钢厂生产排程的目标与难点
(1) 首先,各车间内部必须考虑其设备操作限制、生产工艺限制条件(如辊径切换次序对质量的影响)、增效降本 (如合炉率、成材率、余材率)等复杂因子
(2) 其次,必须考虑跨车间的生产平衡(如转炉、精炼、连铸、热轧的一贯性,以避免闲置或断料),最小成本(如热进热送率,以降低能耗)、中间库库存(以避免堵库)。
(3) 最后,也是最复杂的难点,是必须随时因应销售插单、设备故障、生产质量异况而改变的生产订单及生产状况,快速编制出新的排程,以支持生产排程的总目标(KPI)的达成。
手动排程:
不愿承认,又无法绕开的两项忧心
(1) 一个优秀的计划员需经多年的养成,经历各种状况的洗炼,但是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只能留在计划员的脑海里。计划员的请假、职位更动、离职,都影响生产排程的结果,及对产量、交期、成本造成重大损失。
(2) 在紧张的生产节奏中,时间的压力只允许计划员采取一组排程策略,提出一次排程结果,没有时间试作调整模拟方案、及比较各次排程结果的效益。可避免而未避免的成本,可争取而未争取的效益,成了大家长久存在而心照不宣的疑问。

智能排程:
钢厂智能排程系统最重要的四项指标
(1) 可以将排程员的知识与经验,转化成可识别的规则设定,留在系统中。
(2) 可以依产销现况,快速选择不同的排程策略 (如选择急单、交期、成本、作业率、不堵库...等不同情境需求)。
(3) 可以依当前的运营目标,快速设定评估指标(KPI),对排程结果进行评估与取舍。
(4) 可以快速得到排程结果,解决当前的生产排程决策困境。

选择中冠智能排程系统(EZoAS),是钢厂生产排程最佳智能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