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快報 中冠動態
採購管理5R原則

2017-05-23

中冠動態

採購管理(Procurement Management)是計畫下達、採購單生成、採購單執行、到貨接收、檢驗入庫、採購發票的收集到採購結算的採購活動的全過程,對採購過程中物流運動的各個環節狀態進行嚴密的跟蹤、監督,實現對企業採購活動執行過程的科學管理。

物資採購實現對整個企業的物資供應,採購管理的具體目標是:確保所需物料適時適量供應,維持組織正常運轉,保存並提高產品品質,發現或發展有競爭力的供應商,將所購物資標準化,縮短產品開發週期,費用最省(降低庫存資金佔用和風險損失、降低庫存管理費用、以最低總成本獲得所需的物資和服務),改進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係,尋求有競爭力的供應商,提高公司競爭地位,因此採購必須要圍繞“價”、“質”、“量”、“地”、“時”等基本要素來開展工作。

1

適價(Right Price)以合理的價格價格永遠是採購活動中的關注焦點,適價原則即是從品質的角度保證同等品質情況下,不高於同類物資的價格。

2

適質(Right Quality 符合品質要求的物品與服務:品質是在市場競爭中至關重要的,優秀的採購人員要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品質管理人員的角色。在日常的採購作業中去推動供應商改善、穩定貨物品質。

3

適時(Right Time 在需求的時間內:適時採購要求採購人員促使供應商按預定時間交貨,既保證生產正常有序進行,又不造成庫存積壓。

4

適量(Right Quantity)取得正確的數量:採購量的大小決定生產與銷售的順暢與資金的調度。貨物採購量過大造成過高的存貨儲備成本與資金積壓,貨物採購量過小,則採購成本提高,因此適當的採購量(即適量)是非常必要的。

5

適地(Right Place 從合格的供應商處:天時不如地利,供應商離自己企業越近,運輸費用就越低,機動性就越高,協調溝通就越方便,成本自然就越低。同時也有助於緊急訂購時的時間安排。

採購系統必須遵循以上五項原則,才能讓物料在計畫調動下快速流動,根據生產需要確保適品、適量、適時地配送物料,快速回應生產計畫的變化,達到生產過程最優化、生產成本最小化、生產效率最大化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