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隨著企業規模擴展與競爭激化,企業高層體認到以賬務及時回饋企業經營現況的重要性,期望由賬務的及時記錄與分析,倒逼前端各項業務的合理化、標準化,進而完成數位化轉型升級的目標。
1.各項自動化、智慧化措施就如同外功拳法,就算招式再強,只能解決特定的問題、或是提升局部效益。而業財一體化是奠定企業數位化管理基礎的內功。如果內功沒有打好,難以將企業整體戰力昇華到更高層次。 2.通過業財一體化疏通企業經營內在經脈,由賬務作業要求各業務單位推動細化管控,讓各業務資料及時、透明呈現,才能強化企業經營體質, 迅速瞭解內部問題與外部挑戰,及時提出有效的因應措施。
企業施行業財一體化成效不彰,主要遇到以下狀況: 1.資料不科學: 各前端業務單位本位思想或是不切實際、彼此間缺乏協調,最終集結時只能用共通性最高的資料,粗放式核算。 2.資料不及時: 由於業務資料未細化、流程不銜接、及人為干預等現象,回饋至系統的資料延遲,導致上層領導無法及時取得業務、財務資訊。 3.資料不規範: 前端業務對接內容不規範、業務拋賬內容及核算方式不統一,造成資料無法相互勾稽。 4.資料不完整(真實): 前端業務沒有收集細部資料,承接單位無法進行細化分析,最終難以進行總帳、各類明細帳的對賬作業, 難以確保業財資料的真實性。 5.資料不連貫(同步): 由於各單位對同一欄位的定義紛歧,統計口徑不同,統計期間相錯,造成許多單位耗費大量時間在跨單位溝通與修調資料。 6.資料不精細: 各業務間未能協同合作共用資料、共建完整而及時的業務資料,造成各業務只能手工統計匯總資料後才拋送賬務資料。
由於鋼鐵企業各項業務交錯、制程複雜,使得業財一體化的難點更為突出。就鋼企而言,業財一體的總體目標應包括: 1.產銷全過程管控: 因應客制訂單轉型發展時,ERP接單後,經由產銷轉換下發至各產線MES,收集各廠生產實績收集,並細化至存貨ID進行跟蹤,以完成即時上承詢單、接單作業,下接發貨、結算、出貨等作業。(參考中冠公眾號《鋼鐵業銷售管理資訊化的困擾與解決方案》)。 2.成本精細化管控:建構以各生產工序為成本中心,處理各種生產異況的成本變動,並完成不同鋼種規格成本核算的資訊系統,進一步提供客制訂單接單效益測算、支持對各工序進行降本管控。(參考中冠公眾號《新競爭環境下,鋼鐵企業成本管理解決方案》)。
鋼企業財一體化的推動方式 鋼企推動業財一體化建設時,應注意下列推動次序: 1.凝聚目標共識:業財一體化是企業整體經營體質提升的重大工程。因此, 需先進行業財一體化定義、理念、及目標的宣導,並在全公司領導、幹部間建立共識。 2.規劃管控指標、梳理流程架構:業財一體化首先得依鋼企的市場定位、經營戰略、管理能力,而規劃各業務項的主要管控指標,細化管控口徑,及必要的組織職責調整,以完成業務流程梳理。 3.建設資訊系統:依流程梳理結果,導入或優化ERP、產銷一體化平臺、各MES、及成本系統,完成各系統間的業務串接,落實產銷一體、管控銜接、三流同步的資訊系統升級。